大家好,我是R哥。

今天咱们聊个江湖传奇人物——多隆”。

多隆——据说是阿里的首位程序员,也是程序员界的传奇人物,P11 级扫地僧多隆,被爆已经离职了,其在阿里内外平台状态显示为 “退隐江湖”。

这位老哥,原名:蔡景现,1994 年就读于杭州大学,从 2000 年进阿里,到 2025 年才悄悄退隐江湖,一干就是 25 年,太强了……

2000 年,那时候的阿里巴巴还不是今天的巨无霸,办公室简陋得跟出租屋差不多,电脑性能还比不上现在的二手货市场。

多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进来的,他是阿里第一位程序员。

为什么叫多隆?

多隆俩字,不是本名,是一个花名叫 “小宝” 的同事给起的,出自金庸的《鹿鼎记》——小说里的多隆是御前侍卫总管,武功高深,低调到不行。

阿里版的多隆也是这路数,写代码快、准、稳,出了技术问题,一句 “找多隆”,基本就能搞定。

说句实在话,能在阿里这种技术密度高的地方被称为 “扫地僧”,那不是随便吹的。

别人都觉得他是 “码神”,他自己却说:“我就是个写代码的,很普通。” 这种平常心,在现在的互联网圈,真是稀缺资源。

2003 年的关键一跃

2003 年 4 月,那时候的淘宝,还只是个秘密项目,马云把多隆叫进办公室,递给他一份全英文合同,说:“有个秘密项目,你要不要参加?

多隆看不懂合同,直接问:“是不是还是写代码?

马云说:“是。

多隆就笑了:“没问题。

就这样,他就成了淘宝交易系统和论坛系统的主力建设者之一。

那几年,阿里技术团队没什么豪华工具,基本是人肉挡枪,靠人顶着各种故障熬夜修。多隆这种能单兵解决系统级问题的人,就是团队的定海神针。

低调的重量级存在

2014 年 9 月,阿里上市前夕,更新了招股书,新增了包括多隆在内的三位合伙人。

外界一脸懵逼:这位几乎没在媒体出现过的大牛,什么来头?

阿里内部肯定都是心知肚明,这位哥们早就是 “” 一般的人物,来看看他的标签:

有的同事甚至说,“多隆在,心里就踏实”,因为遇到没人能解的 bug,他都能很快分析出问题所在,然后马上给出解决方案。

2014 年,多隆成为阿里巴巴合伙人,但在 2023 年又退出合伙人职务。

25 年的坚守

25 年,在互联网行业是个什么概念?

那是从拨号上网到 5G,从论坛灌水到直播带货,从实体小店开到线上商城,所有技术迭代、模式变化、风口更替,他都在一线见证、参与、构建。

程序员的职业生涯,很多人撑不到 10 年就转管理、转产品,甚至转行,但多隆 25 年一直在写代码。

别人可能为了名和利换跑道,他像个武侠小说里的隐士,专心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直到阿里已经是一艘航空母舰,他才放下键盘。

退隐,不是消失

多隆这次的退隐江湖,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新的开始。

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,不是退出江湖,而是换个地方看风云。也许他会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写自己想写的代码,也许会投身公益项目,也许会帮朋友搞点小众技术实验室。

对我们这些还在技术圈打拼的人来说,多隆的故事告诉我们,技术深度和人品一样重要,做事专注,不为浮名所扰,真正的大牛,不靠刷存在感,而是靠解决问题

在这个什么都讲出圈的时代,能守住自己热爱的事,才是最难的,在国内,能坚持写 25 年代码的真的不多。

多隆就是那种互联网江湖里少见的实力派,25 年如一日地敲代码,把青春和才华交给了一家公司,也交给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。

他的故事,值得每个程序员记在心里,因为它告诉我们,写代码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它可以是一种修行。

多隆,江湖再见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