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R哥。

Cursor 2.0 正式发布,沉寂已久的 Cursor 终于按耐不住了,这次更新憋了 2 个大招:

  • 首个编码模型 Composer;
  • 并行运行多个代理的新界面;

毫不夸张地说,这波更新一出,特别是首个编码模型 Composer 一出,我已经感觉到了 Cursor 满满的求生欲,要知道,它终于不再是只会接 Claude / OpenAI 的 AI 编辑器,而是亲自下场造模型了。

Cursor 为什么要自己干编码大模型?

Cursor 可以说是 AI 编程工具的先行者,也是开发者中口碑最好的 AI IDE 之一,它主打的就是一个简单、好用,背后可以切换各种大模型。

但问题也来了,底层的大模型却不是自己的,一直在用 OpenAI 和 Anthropic 的模型,说好听点是集百家之长,说难听点就是 API 中介赚差价。

更别说第三方模型一涨价、一限速,Cursor 用户体验就跟着一起遭殃,价格也是一变再变,用户流失严重。

于是这次 Cursor 横下心来搞了自研模型——Composer,官方号称 Composer 是同等智能模型的 4 倍,绝大多数复杂对话在 30 秒内能搞定一轮

Composer 不光是速度快,它是真的懂你整个代码库,它通过一组强大的工具进行训练,包括覆盖整个代码库的语义搜索,在理解与处理大型代码库方面显著更强。

并行运行多个代理的新界面

R哥第一时间安装了 Cursor 2.0,来看看它的新界面:

注意看,左上角多了一个「Agents」和「Editor」的标签,默认为:Agents,它更聚焦,自下而上围绕代理而非文件进行设计,这样你可以专注于想要的结果,由代理去处理细节。

当你想要研究某个代码文件时,随时可以在新布局中轻松打开文件,或者也可以切换回经典 IDE 编辑器界面进行操作。

更加厉害的是,Cursor 2.0 可以轻松并行运行多个代理,且彼此互不干扰,底层由是由 git worktree 或远程机器提供支持。

比如,你可以让多个模型同时处理同一问题并择优采用,能显著提升结果质量,这在复杂任务上特别有用。

看起来很牛逼,但初步看起来,使用习惯完全变了,操作也变得更加麻烦和复杂了,而且又多了一道学习成本,不知道怎么评价了,看后续吧。


这真是 Cursor 生死存亡的一次升级!!!

一开始 Anthropic / OpenAI 只干大模型,Cursor 还能吃到 AI 编程的红利,现在它们都亲自下场干 AI 编程工具了,甚至出了专注于编程的大模型,Cursor 早已经被边缘化了。

所以,说实话,这次 Cursor 真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,还是有点不服输,如果再不出大招,市场份额真的全被 Claude Code / Codex 等 AI 编程工具抢没了。

我知道的,就有许多博主都转 Claude Code / Codex 了,包括我自己。

Claude Code / Codex 使用教程参考:

Cursor 未来如何,还需要更多的编程测试,就要看市场表现如何了,但光看价格,真的没什么欲望了,同样的价格,用编码能力更强的 Claude / GPT 不更香吗?

想拿回市场,价格方面,Cursor 真该拿出诚意了。

未完待续,接下来会继续分享下 AI 编程的心得体验、高级使用技巧,公众号持续分享 AI 实战干货,关注「AI技术宅」公众号和我一起学 AI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