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牛逼:Java 程序员必备的 IntelliJ IDEA 插件

IDEA 中最重要的各种设置项,就是这个 Project Structre 了,关乎你的项目运行,缺胳膊少腿都不行。

最近公司正好也是用之前自己比较熟悉的IDEA而不是Eclipse,为了更深入理解和使用,就找来各种资料再研究一下,这里整理后来个输出。

1.1 Project

  • Project name

定义项目的名称;

  • Project SDK:

设置该项目使用的JDK,也可以在此处新添加其他版本的JDK;

  • Project language level:

这个和JDK的类似,区别在于,假如你设置了JDK1.8,却只用到1.6的特性,那么这里可以设置语言等级为1.6,这个是限定项目编译检查时最低要求的JDK特性;

  • Project compiler output:

项目中的默认编译输出总目录,如图黄色部分,实际上每个模块可以自己设置特殊的输出目录(Modules – (project) – Paths – Use module compile output path),所以这个设置有点鸡肋。

1.2 Modules

1.2.1 增删子项目

一个项目中可以有多个子项目,每个子项目相当于一个模块。一般我们项目只是单独的一个,IntelliJ IDEA 默认也是单子项目的形式,所以只需要配置一个模块。
(此处的两个项目引入仅作示例参考)

1.2.2 子项目配置

每个子项目都对应了Sources、Paths、Dependencies 三大配置选项:

  • Sources:

显示项目的目录资源,那些是项目部署的时候需要的目录,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类型;

  • Paths:

可以指定项目的编译输出目录,即项目类和测试类的编译输出地址(替换掉了Project的默认输出地址)

  • Dependencies:

项目的依赖

1.2.3 增删框架(Web部署-1)

每个子项目之下都可以定义它所使用的框架,这里重点说明一下Web部分的设置。

1.3 Libraries

这里可以显示所添加的jar包,同时也可以添加jar包,并且可以把多个jar放在一个组里面,类似于jar包整理。

这里默认将每个jar包做为了一个单独的组(未测试,待定)。

1.4 Facets

官方的解释是:

When you select a framework (a facet) in the element selector pane, the settings for the framework are shown in the right-hand part of the dialog.

(当你在左边选择面板点击某个技术框架,右边将会显示这个框架的一些设置)

说实话,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作用。

1.5 Artifacts(Web部署-2)

项目的打包部署设置,这个是项目配置里面比较关键的地方,重点说一下。

先理解下它的含义,来看看官方定义的artifacts:

An artifact is an assembly of your project assets that you put together to test, deploy or distribute your software solution or its part. Examples are a collection of compiled Java classes or a Java application packaged in a Java archive, a Web application as a directory structure or a Web application archive, etc.

即编译后的Java类,Web资源等的整合,用以测试、部署等工作。再白话一点,就是说某个module要如何打包,例如war exploded、war、jar、ear等等这种打包形式。某个module有了 Artifacts 就可以部署到应用服务器中了。

jar: Java ARchive,通常用于聚合大量的Java类文件、相关的元数据和资源(文本、图片等)文件到一个文件,以便分发Java平台应用软件或库;

war: Web application ARchive,一种JAR文件,其中包含用来分发的JSP、Java Servlet、Java类、XML文件、标签库、静态网页(HTML和相关文件),以及构成Web应用程序的其他资源;

exploded: 在这里你可以理解为展开,不压缩的意思。也就是war、jar等产出物没压缩前的目录结构。建议在开发的时候使用这种模式,便于修改了文件的效果立刻显现出来。

默认情况下,IDEA的 Modules 和 Artifacts 的 output目录已经设置好了,不需要更改,打成war包的时候会自动在 WEB-INF目录下生成classes,然后把编译后的文件放进去。

你可能对这里的输出目录不太理解,之前不是配置过了文件编译的输出目录了吗?为什么这里还有一个整合这些资源的目录呢?它又做了哪些事呢?推荐阅读:IntelliJ IDEA 撸码最头大的问题。

其实,实际上,当你点击运行tomcat时,默认就开始做以下事情:

  • 编译,IDEA在保存/自动保存后不会做编译,不像Eclipse的保存即编译,因此在运行server前会做一次编译。编译后class文件存放在指定的项目编译输出目录下(见1.2.2);

  • 根据artifact中的设定对目录结构进行创建;

  • 拷贝web资源的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artifact的目录下(见1.2.3);

  • 拷贝编译输出目录下的classes目录到artifact下的WEB-INF下(见1.2.2);

  • 拷贝lib目录下所需的jar包到artifact下的WEB_INF下;

  • 运行server,运行成功后,如有需要,会自动打开浏览器访问指定url。

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,配置完成的artifact,需要在tomcat中进行添加:

参考链接

https://www.jetbrains.com/help/idea/2016.3/dependencies-tab.html?search=project%20structure
https://www.jetbrains.com/help/idea/2016.3/working-with-artifacts.html#artifact_def
http://www.cnblogs.com/52php/p/5677661.html
http://white-crucifix.iteye.com/blog/2070830
https://my.oschina.net/lujianing/blog/186737

来源:http://www.cnblogs.com/deng-cc/p/6416332.html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